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分批建仓的方法。
首先,要选赛道,这个赛道要有长线投资的价值,即便不是超级赛道,也没关系,因为超级赛道不一定便宜,节奏踏不准一样亏钱,然后,赛道的龙头短期最好是有一定回调(这个回调就是未来看涨的利润垫空间),但中期趋势要继续保持向上,否则没有加仓的意义。因为单边去抄底是很难抄准的。
我们以向上波动的品种加仓方式为例子,来说明是如何做分批建仓的。
我们以三一重工为例,以下是三一重工2016—2018年截取的部分走势:
那么在不跌破中期趋势线的情况下,一般怎么建仓比较合适呢?
我们把K线放大来看:
实际操作中,A区域可能第一时间还没来得及反应。
但是在B区间的时候是可以很快理解的,因为资金借助行情打压股价的时候,B区域明显是不愿意跌破120均线,这种似破非破的情况下,可以选择接回来观察。
因为空方在到达B之前已经得到了一定宣泄,短期B区域也较难大幅杀跌,除非基本面出现重大利空。
那么在B买入的朋友,博弈的点在于,三一重工在B这个时间节点没有重大利空,不会创出新低,这是隐含意,也是长线资金逢低布局的特征。
大家可能还没理解透,长线资金逢低布局会有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特征,那就是,股价拉到一个很高的位置,看似出货,但实则是在洗盘,清洗散户,这个阶段极其难熬,但是每次回落,都没有跌破重要支撑位,每次上涨,又会继续打压,直到吸够足够的筹码。
不管是私募还是公募,做长线最常用的手法就是这个,因为这么做既能保证盘面的流动性,也可以增加资金利用率,不至于死拿,到最后一旦出现幺蛾子将会一无所获,中间他们也是要做T的,所以不能说你觉得短线的人就没格局,实际上长线的人也是长短结合的,我们以东方财富去年的走势为例子:
每一次追高都会付出代价,很多短线玩家喜欢追,美其名曰踏空或者试错,但都很激进。
实际上低位是很多坑洼的的位置反复出现低吸机会的,不能说因为你玩短线,不涨停就瞧不起别人,这个市场真正厉害的顶级公募基金经理,没有几个人是整天嚷嚷着打板的,都是逢低介入埋伏一段时间,然后等大部队吸完一起上的。
筹码全部到位以后,开始堆量,也就是最安全的阶段:放量上涨—新高—更高的量承接—新高......,那个时候可以稍微激进一点,现在还不适合。
我们接着回到三一重工,时间回到2018年:
消化估值到底成不成立呢?我们看右侧的趋势就可以明白:
所以在实战的过程中,我们也可以直接选取一些中期趋势向上的标的,最好是一些成长股,且长期指标是跑赢指数的趋势性标的,围绕中期和长期趋势线,回调找低点低吸建仓,学习机构的手法,就能慢工出细活,赚取波段收益。
再比如:
隆基股份2019年到去年年初的情况就是类似的建仓手法:
这个方法虽然慢,但能在长期的波动中抵御一系列情绪杀跌带来的风险,实际运用过程中最好是找优质赛道的龙头个股,找到中期趋势线,慢慢建仓,摊低成本,最终盈利将会是一件大概率事件。
主题:消费轮动上涨,数据短期调整